中国企业报:中冶集团,做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者

时间:2016/10/17 来源: 中冶赛迪集团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打造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兴起。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智慧城市试点约有400个。

在7月29日召开的“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中冶集团运用丰富多彩的科幻手段充分展示了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中冶赛迪集团副总经理、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院长肖鹏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要回归到城市的本源,以城市的功能为出发点,“要围绕真正的以人为本,围绕城市公民的需求来展开相关智慧城市的研究和服务。”

突出五大理念  “着眼未来一城一策” 

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中冶集团加快转型改革步伐,依托传统冶金工程比较优势向非冶金领域延伸,尤其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中冶集团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者、创新者、引领者重任。 

为了更好地在建设智慧城市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中冶集团依托旗下核心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于2015年12月28日成立了“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据介绍,在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中,中冶集团提出了“无界、柔性、创新、生态、人文”的五大理念。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上,研究院有着“着眼未来、一城一策、开放共享、持续发展”的原则。研究院认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整体解决方案要匹配不同城市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特征,避免“照搬照抄”,突出“一城一策”;要融合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推动公共服务数据开放,营造全民共创智慧城市、共享智慧生活的氛围;要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主动挖掘、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目标。

 对此,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指出,研究院的成立将会为中冶集团乃至全国城乡建设业务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不断引领中冶城市与乡村建设业务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壮大,进一步助力集团打造“冶金建设的国家队、基本建设的主力军、新兴产业的领跑者”战略新定位。 

立足城市功能  打造核心产品  

在总体规划之下,中冶集团主要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提供具体的产品,包括智慧政务、绿色数据中心、智能建筑、智慧综合管廊、智慧园区、智慧旅游、智慧商圈、智慧制造、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能能源等各类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包,力争覆盖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中冶集团正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进行智慧城市研究与市场开发。据介绍,包括国内在建最长地下管廊——兰州新区综合管廊,国家级高新区智慧建设——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智慧园区,贵阳大数据智慧创客公园等一系列智慧城市示范项目,都体现了中冶集团坚持“大战略”“大客户”“大平台”“大区域”的工作思路。本着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将一座城市、一个乡村作为客户来经营,与多个金融机构建立了产业基金,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探索合作共赢的建设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打造具有中冶特色的智慧城市示范。 

另据记者了解,在运营合作方面,研究院主要通过EPC(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PPP(公私合作)、独立投资运营等模式服务于上述四大领域。 

打造全方位  整体服务专家  

由于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城市信息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积淀和工程实践,中冶集团已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城市综合方案解决专家,以及智慧城市理念的积极实践者。 

肖鹏向记者介绍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智慧城市的系统规划是一个非常迫切又十分棘手的问题。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一项产品,因为它所带来的是改变过去旧有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整个城市运行的智能化,而不仅仅是某一项市政功能的升级,将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上尤其需要大型专业全方位的整体服务运营商。” 

集团掌握行业领先的总体规划设计能力和产业分析方法,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等多流耦合仿真分析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经验和城市运营经验,研究院能够从顶层设计上提供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正是当前一批目光长远、理性思考的城市管理者正在积极探求的城市解决方案。 

事实上,中冶集团在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历练中早已积累了专业一流的总体规划设计能力和以经济模型为基础的产业分析方法。肖鹏表示,“能够站在产业高端,通过系统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与地方政府共同挖掘城市建设的价值创造点,提升城市整体建设运行效率,形成可持续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我们的目标。”

 

《中国企业报》,2016年8月16日,第19版,中国国资报道,http://epaper.zqcn.com.cn/content/2016-08/16/content_33273.htm